趣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框架
查看: 411|回复: 4

我国科学家在高密度介电储能领域取得新突破

[复制链接]

955

主题

0

回帖

29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03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者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悉,该校李伟伟教授与清华大学南策文院士等共同研制出一种新型介电储能材料,其能量密度是主流商用介电储能材料的数十至数百倍,有望成为下一代高功率脉冲技术的核心器件。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4月11日在线发表了相关成果。
  李伟伟介绍,介电储能电容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能够瞬间释放能量,是名副其实的“功率倍增器”。小到集成电路板、心脏除颤仪,大到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站,都有它的身影。
  目前,受传统材料的电化学性质所限,主流商用电容器存在功率密度与能量密度不可兼得的矛盾。“也就是说,虽然它们的功率密度高,但能量密度低,容易被击穿。我们想研究一种功率密度与能量密度都高的新材料,它能在快速充放电的同时保证安全性。”李伟伟说。

20250411027c1b1102a6421da29c2f407fa4ac9f_34bdc8bfdc9d4b3aad1cab40c30a6288.jpg

20250411027c1b1102a6421da29c2f407fa4ac9f_34bdc8bfdc9d4b3aad1cab40c30a6288.jpg

  这是4月10日拍摄的新型介电储能材料样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供图)
  历经三年多的探索,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树枝状纳米复合结构,并据此研制了边长5毫米的新型介电储能材料样品,其上分布着若干储能单元,每个单元的直径30微米。实验中,样品瞬时放电仅需3.3微秒,充放电循环达100亿次,在零下100摄氏度至零上170摄氏度的环境中,仍能稳定工作。
  “更重要的是,样品的能量密度达到每立方厘米215.8焦耳,而主流商用电容器的能量密度仅为每立方厘米1.2焦耳至5焦耳。”李伟伟表示,下一步团队计划研制尺寸更大的硅基电容器,向着产业化的目标稳步迈进。(记者陈席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边基本都是短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放长线,钓大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婆子妈就参加了和你说的一模一样的,说了都不听,管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的不错,我支持一下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趣哈 ( 鄂ICP备2025097778号-1 )

GMT+8, 2025-4-16 06:07 , Processed in 0.208007 second(s), 3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